聚焦重點(四大主軸)

「桃園-台中科研成果產業化平台計畫」運用高等教育之「五校科研聯盟」,綜合跨校領域專長,充分發揮專業分工、互助合作與資源共享,在各校的產學推廣業務單位支援下,建構跨校的科研技轉聯盟團隊,針對「資訊及數位」、「綠電及再生能源」、「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民生與戰備」等核心戰略產業,擘劃出「光機電能與永續發展」、「循環經濟與關鍵材料」、「智慧製造」、「智慧醫療與生醫生技」等四大主題技術團隊,除呼應政府最新政策方向,更藉由本次計畫凝聚前瞻研發動能,強化結盟綜效,推出符合產業真實需求的跨域服務項目,吸引科研產學合作,串聯區域產業動能,進而推升相關會員、產學、智權技轉、人才培育與新創孵化工作,期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光機電能與永續發展」

 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之環境保護面向為主軸,本校長期耕耘具世界級水準之地球科學、衛星遙測、環境雷達監測、大氣監測、近海監測、地震前兆與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等前瞻研究之應用發展,從監測、預警、防(減)災到救災之技術開發、資訊分析與實務應用等,具有獨步全國之相關先進技術能量。 結合跨領域資源、研究人力及多元技術提供解決方案滿足業者需求,同時推動產學合作。重點成果如智慧無人載具系統、多功能智慧貼紙、自動化軟體機器人技術、超聯網工業即時通訊平台、智慧製造資料分析系統等。

以整體地球環境為本,進行相關永續領域之探討與研究,本聯盟結合五校於永續發展之技術、成果與能量,諸如永續地球環境、太空科學與科技、遙測通訊監測與災防、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新世代光驅動電池模組、新能源與永續能源、節能電智慧系統等,整合豐沛研究能量與卓越成果。





智慧製造

「智慧製造」在六大產業都扮演重要角色。以我國「精密機械」及「資通訊」厚實的產業能量為基礎,結合工業4.0的核心基礎技術如「智慧機械/機器人」、「虛實整合系統(CPS)」、「物聯網」、「巨量資料」及「精實管理」等技術,朝向「智機產業化」及「產業智機化」兩大方向,將臺灣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進而打造臺灣成為全球生產製造供應鏈關鍵地位。。

落實智慧製造系統,促進4.0國產化,以及智能化(客製)生產系統,結合「智慧機械、工業大數據、產業價值鏈互聯網」,展現生產力數位化和機器聯網功能,提高國產化相關產品應用程度,協助中堅企業晉升,進而快速複製擴散,帶動全面產業升級,進而協助產業成為全球生產製造的關鍵供應鏈。

    
 




「循環經濟與關鍵材料」

關鍵材料的開發,結合跨領域高度整合,包括化學、化工、物理、機械、電機、土木等,在滿足人類食衣住行的要求上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重點成果如高品質石墨烯技術、具優先取向紋理高效率隔離膜、Thin-GaN LED 製程技術開發、覆晶凸塊電遷移研究及軟性電子應用領域等。

循環經濟使用再生能源、拒絕無法再利用的有毒化學物質,藉由重新設計材料、產品、製程及商業模式消除廢棄物。重視資源使用效率,設法以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確保地球有限的資源能以循環再生、永續方式被使用。重點成果如醱酵工程、生化反應槽設計、高性能材料、鋪面檢測、人工智慧與人行無障礙環境設施的開發。





「智慧醫療與生醫生技」

新世代醫療面臨的挑戰為醫療成本大幅增加及人口老化衍生之慢性病預防及管理問題等,相關因應而生的居家照護、預防醫學,需進行跨領域研究,以因應當前醫療變革而衍生的整合式生技醫療需求。

以「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尖端生技醫療與微創機密醫材與智慧醫療輔具研發能量,鏈結國際創新創業能量,協助創造台灣生技醫療獨角獸產業」為願景(Vision)。專精在「細胞免疫療法」、「幹細胞療法」、「生技製藥產業」、「AI醫療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與「醫療器材及智慧輔具產業」等尖端技術及附屬醫院的醫療量能。